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嬖佞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bì nì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ì nìng
解釋:
善於巧辯奉承且受君王寵愛的臣子。《南史.卷一○.陳本紀.後主》:「後主愈驕,不虞外難,荒於酒色,不恤政事,左右嬖佞珥貂者五十人。」《東周列國志》第八九回:「於是宣王招賢下士,疏遠嬖佞,散遣稷下游說之徒,以田嬰為相國,以鄒人孟軻為上賓,齊國大治。」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嬖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