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彈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bāo tán |
解釋:
1.批評、指責。唐.李商隱《雜纂.卷上.不達時宜》:「筵上包彈品味。」《西湖二集》卷二○:「如今你素無文名,若驟然中了一個進士,畢竟有人議論、包彈著你。」也作「團剝」。 2.缺點、差錯。《董西廂》卷一:「德行文章沒包彈,綽有賦名詩價。」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這嬌娃是誰家。尋包彈覓破綻敢則無纖掐。似軸美人圖畫。」也作「褒彈」、「褒談」、「彈剝」、「彈包」。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包彈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