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懭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ㄒㄧㄣ
  • 部首外筆畫 15
  • 總筆畫 18
  • 漢語拼音 kuǎ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uǎng
解釋:
[形]
懭悢:失意不得志。《集韻.上聲.蕩韻》:「懭,懭悢,意不得也。」《楚辭.宋玉.九辯》:「愴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漢.王逸.注:「中情悵惘,意不得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ㄎㄨㄤˇ

1. 強悍。《集韻.上聲.梗韻》:「懭,悍也。」宋.蘇軾〈和錢安道寄恵建茶〉詩:「草茶無賴空有名,髙者妖邪次頑懭。」宋.王之望〈祭武侯廟文〉:「南中六郡,懭悍莫羈。公服其心,聽我撫綏。」

2. 寬大。《玉篇.心部》:「懭,大也。」

㈡ㄎㄨㄤˋ

恨也。《集韻.去聲.宕韻》:「懭,恨也。」明.王直〈湯君如川哀辭〉:「心懭恨而不懌兮,慘鬰鬰而内傷。」

@C03997

注音: ㈠ㄎㄨㄤˇ ㈡ㄎㄨㄤ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懭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