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牛溲馬勃 - 教育百科
ˊ
ˇ
ˊ
  • 漢語拼音 niú sōu mǎ b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iú sōu mǎ bó
解釋:
牛溲,車前草,可治水腫、腹脹。馬勃為菌類,可為止血藥。牛溲馬勃比喻微賤的東西。唐.韓愈〈進學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並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歧路燈》第六三回:「把一個累代家有藏書、門無雜賓之家,弄成魑魅魍魎,塞門填戶,牛溲馬勃,兼收并蓄了。」也作「馬勃牛溲」。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牛溲馬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