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剗削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chǎn xuè |
解釋:
1.剷除、除去。《資治通鑑.卷一九三.唐紀九.太宗貞觀五年》:「諸州有京觀處,無問新舊,宜悉剗削,加土為墳,掩蔽枯朽,勿令暴露。」 2.刪除、廢掉。宋.蘇轍〈論衙前及諸役人不便劄子〉:「右臣竊見元祐以來朝廷改更弊政,如青苗、市易、保甲等事,一皆剗削,而天下卒無一人以為非者。」 3.譏笑、訕笑。明.龍子猶《殺狗記》第二四齣:「今日上墳,尀耐王老將一幅畫兒為由,當面被他剗削一場。」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剗削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