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劻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uāng
解釋:
  1. 輔佐、幫助。通「匡」。
    【例】劻救、劻濟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uāng
解釋:
參見「劻勷」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輔佐。同「匡」。明.張國維〈海瑞開吳淞江祭江神文〉:「默相劻助,遙望神幢。」

2. 「劻勷」:急迫不安貌。《玉篇.力部》:「(劻),(劻)勷,遽也。」《正字通.力部》:「劻,劻勷,急遽貌。」唐.韓愈〈劉統軍碑〉:「蔡卒幸喪,圍我許郛。新師不牢,劻勷將逋。」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參軍與縣尉,塵土驚劻勷。」

注音: ㄎㄨㄤ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劻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