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竽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樂器名。古代一種吹奏樂器,形似笙而較大,三十六管,後減至二十三管。
    【例】吹竽、濫竽充數 ◎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樂器名,吹管樂器。形似笙而較大,三十六管,後減至二十三管。《周禮.春官宗伯.笙師》:「笙師掌教吹竽、笙……管。」鄭玄注引鄭司農云:「竽,三十六簧;笙,十三簧。」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樂器名。古代一種吹奏樂器,形似笙但較大,三十六管,後減至二十三管。如:「濫竽充數」。《說文解字.竹部》:「竽,管三十六簧也。」《周禮.春官.笙師》:「笙師掌教吹竽、笙、塤、籥、簫、篪、篴、管。」鄭玄.注引漢.鄭司農云:「竽,三十六簧;笙,十三簧。」

注音: ㄩ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竽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