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團頭魴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團頭魴
英文名: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描述:
體高而側扁,外觀輪廓似菱形,頭後背部顯著隆起。腹面自腹鰭至肛門具一肉稜。頭短小,尖突。口小,前位,斜裂。咽頭齒3列,齒式5.4.2-2.4.5。鰓耙數13-17。體被中大型圓鱗。側線完全,沿體側稍下彎而呈淺弧狀直走,側線鱗數50-58。背鰭硬棘 III,分枝軟條 7;臀鰭 3(不分枝軟條)+27-32(分枝軟條)。體呈銀灰色,背側灰黑色,腹側灰白色。體側鱗片邊緣灰黑色而形成數條縱紋。
分布:
原分布於中國,而後台灣引進養殖之魚種。目前南部水庫、溝渠、水塘尚有少數自養殖池逃逸之族群。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