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迷樓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mí lóu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í lóu
解釋:
1.隋煬帝建築的宮殿。故址在江蘇省江都縣治西北七里。建築富麗,窮極工巧。相傳一入此樓,往往終日不得出,故稱為「迷樓」。
2.借指類似迷樓的建築物。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六齣:「短短春衫雙卷袖,調箏花裡迷樓。」清.王士禎〈浣溪沙.北郭青溪〉詞:「香魂零落使人愁,澹煙芳草舊迷樓。」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迷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