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頹圮 - 教育百科
ˊ
ˇ
  • 漢語拼音 tuí p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uí pǐ
解釋:
  1. 倒塌。
    【例】這間老屋年久失修,禁不住風吹雨打已頹圮多時了。
  2. 墮落、敗壞。
    【例】綱紀頹圮是國家走向衰亡的徵兆。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頹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uí pǐ
解釋:
損毀、敗壞。《宋史.卷二九三.列傳.王禹偁》:「臣比在滁州,值發兵挽漕,關城無人守禦,止以白直代主開閉,城池頹圮,鎧仗不完。」宋.朱熹〈山北紀行〉:「百世踵謬訛,彞倫日頹圮。」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頹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