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獷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ㄘㄨㄧㄝˇㄑㄧㄤˊㄏㄢˋㄖㄨˊ:「ㄘㄨㄍㄨㄤˇ」、「ㄍㄨㄤˇㄏ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獷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uǎng
解釋:
  1. 粗野強悍。
    【例】粗獷、獷悍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uǎng
解釋:
[形]
強悍、不馴服。如:「獷悍」。《後漢書.卷六五.段熲傳》:「虛欲修文戢戈,招降獷敵。」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獸類凶猛不馴。《說文解字.犬部》:「獷,犬獷獷不可附也。」漢.揚雄〈劇秦美新〉:「來儀之鳥,肉角之獸,狙獷而不臻。」

2. 強悍、不馴服。如:「獷悍」。《漢書.卷一○○.敘傳下》:「獷獷亡秦,滅我聖文,漢存其業,六學析分。」《後漢書.卷六五.皇甫張段列傳.段熲》:「虛欲修文戢戈,招降獷敵。」

注音: ㄍㄨㄤ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獷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