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劓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ㄉㄠ
  • 部首外筆畫 14
  • 總筆畫 16
  • 漢語拼音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古代割去鼻子的刑罰。
    【例】劓是古代五項重刑之一。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古代割去鼻子的刑罰。《戰國策.楚策》:「王曰:『悍哉!』令劓之,無使逆命。」《新唐書.卷二一六.吐蕃傳上》:「其刑,雖小罪必抉目,或刖、劓。」
2.比喻鏟除、去除。《北史.卷一二.隋恭帝本紀》:「誅鋤骨肉,屠劓忠良。」明.無名氏《運甓記》第三九齣:「奸雄既劓,跨荊湘榮專一隅。」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