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悱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ㄒㄧㄤˇㄕㄨㄛㄧㄡˋㄅㄨˋㄗㄣˇ˙ㄇㄜㄕㄨㄛㄖㄨˊ:「ㄅㄨˋㄈㄟˇㄅㄨˋㄈㄚ
  2. ㄈㄟˇㄘㄜˋㄅㄟㄑㄧㄝˋㄉㄨㄥˋㄖㄣˊㄖㄨˊ:「ㄔㄢˊ綿ㄇㄧㄢˊㄈㄟˇㄘㄜ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悱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ěi
解釋:
  1. 心中有話卻說不出來。
    【例】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論語.述而》)
  2. →悱惻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ěi
解釋:
[形]
心裡有意見想表露卻說不出來的樣子。《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唐.白居易〈與元九書〉:「既憤悱之氣思有所洩,遂追就前志,勉為此書。」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