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嚲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ㄎㄡˇ
  • 部首外筆畫 17
  • 總筆畫 20
  • 漢語拼音 duǒ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uǒ
解釋:
[形]
下垂的樣子。元.白樸《梧桐雨》第一折:「我把你半嚲的肩兒憑,他把個百媚臉兒擎。」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下垂之貌。《廣韻.上聲.哿韻》:「嚲,垂下皃(貌)。」唐.岑參〈暮春虢州東亭送李司馬歸扶風別廬〉詩:「柳嚲鶯嬌花復殷,紅亭綠酒送君還。」元.白樸《梧桐雨》第一折:「我把你半嚲的肩兒憑,他把個百媚臉兒擎。」

2. 倦懶。宋.方岳〈即事詩〉一○首之三:「畦丁嚲懶欲誰欺,趁我山行始一犁。」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一○齣:「潑新鮮冷汗粘煎,閃的俺心悠步嚲,意軟鬟偏。」

注音: ㄉㄨㄛ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嚲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