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Truncatoflabellum vigintifarium - 教育百科
T
r
u
n
c
a
t
o
f
l
a
b
e
l
l
u
m
v
i
g
i
n
t
i
f
a
r
i
u
m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英文名: Truncatoflabellum vigintifarium
描述:
單體珊瑚,珊瑚體表面平滑,具有縱向紅褐色斑紋,外觀略微側扁扇形,側緣具有2~3根棘狀突起,各突起間隔2.5~3.0 mm,長度變異大,最大長度約5 mm,朝底部彎曲,第一根棘狀突起位於珊瑚基部3~4 mm處。珊瑚底部具有疤痕(Scar),呈橢圓形,直徑約為2.9~3.6 mm,內部具有12片隔片,呈六放排列。珊瑚體兩側間夾角約為67~84°;側緣夾角約25~30°。珊瑚孔大,呈長橢圓形,最大直徑約21.1 mm,高17.3 mm,珊瑚孔長宽比(GCD:LCD)為1.95~2.40。珊瑚體隔片區分成三種類型(S1~S3),排列為20倍數(S1=20片;S2=20片;S3=40片),共計約80片,表面具有顆粒狀突起。S1最大,朝中柱方向傾斜,接近珊瑚孔處筆直生長,接近中柱處略呈波浪狀;S2較小,長度約為S1的1/2;S3呈退化狀,長度僅S3的1/2。中柱呈長條狀分布,邊緣與S1末端癒合。溝槽(fossa)深且窄。
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瓦努阿圖共和國鄰近海域。
作者: 戴昌鳳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