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淄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淄水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參見「淄水」條。
[動]
染黑、玷汙。《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水名。源出山東省萊蕪縣東北,瀦為清水泊後,由淄河口入海。《玉篇.水部》:「淄,水名。」《列子.說符》:「孔子曰:『淄澠之合,易牙嘗而知之。』」

2. 染黑、玷汙。《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後漢書.卷一○.皇后紀.序》:「恩隆好合,遂忘淄蠹。」

注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淄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