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狐裘羔袖 - 教育百科
ˊ
ˊ
ˋ
  • 漢語拼音 hú qiú gāo xiù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ú qiú gāo xiù
解釋:
以價值昂貴的狐皮做袍子,卻以價值低賤的羔皮製衣袖。比喻大體雖然完好卻稍有瑕疵。《左傳.襄公十四年》:「宰穀從而逃歸,衛人將殺之,辭曰:『余不說初矣。余狐裘而羔袖。』」宋.蘇軾〈賀趙大資致仕啟〉:「究觀自古之忠賢,少有完傳。錦衣而夜行者多矣,狐裘而羔袖者有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狐裘羔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