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四斑裸瓢蟲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Calvia (Eocaria) muiri (Timberlake, 1943) 四斑裸瓢蟲 Calvia (Eocaria) muiri (Timberlake, 1943) 四斑裸瓢蟲。本種中文名稱帶有「四斑」是因為前胸背板上面具有四個白色斑點,但其翅鞘上有14個白斑,所以也稱為「十四星」裸瓢蟲。斑紋的型式穩定,沒有太大的變異。臺灣的瓢蟲中僅此種具有褐色底搭配4+14枚白斑,同屬的臺灣裸瓢蟲C. shirozui (Miyatake)底色亦為褐色,且翅鞘上也具有14枚斑紋,但其斑紋為黃色,且前胸背板上僅有2個位於外側的黃斑,中央為箭頭型斑(有的個體消失),和四斑裸瓢蟲的四枚白斑不同。 肉蟲性,幼蟲捕食蚜蟲,在林地或農地都可發現,成蟲夜間具有趨光性。除臺灣之外,也分佈在中國與日本。
知識 1:
皆陸生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四斑裸瓢蟲
世界地理分布: 中華民國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中文目名: 鞘翅目
中文科名: 瓢蟲科
中文綱名: 昆蟲綱
中文總科名: 扁蟲總科
中文門名: 節肢動物門
學域-大分類: 動物-昆蟲類
拉丁亞屬名: (Eocaria)
拉丁屬名: Calvia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目名: Coleoptera
拉丁科名: Coccinellidae
拉丁種小名: muiri
拉丁綱名: Insecta
拉丁總科名: Cucujoidea
拉丁門名: Arthropod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