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白衣大食 - 教育百科
ˊ
ˋ
ˊ
  • 漢語拼音 bái yī dà shí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ái yī dà shí
解釋:
古阿拉伯人在西班牙建立的回教國家,因崇尚白色得名。八世紀中葉奧米亞王朝(Umay-yad Dynasty)後裔阿布得拉曼一世建立,首都哥多華(Cordoba)。原為阿拉伯帝國督區,西元七五六年獨立,九二九年宣布為哈里發國家。九至十世紀,勢力強盛,經濟文化發達。一○三一年國土分裂為許多獨立的領地,由於西班牙人實行收復失地運動,哥多華在一二三六年陷落。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白衣大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