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鐃鈸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náo bá |
解釋:
樂器名,古代銅製擊樂器。形制相似,而稍有區別。圓形,中間有凸起部分,每付兩片,演奏時兩片相擊發聲。但鐃和鈸中間凸起部分,大小不同,鐃的凸起部分小、而鈸的凸起部分大。在音質上,鐃發音較響亮,餘音較長;鈸發音較渾厚、餘音較短。明清以來,民間流行的十番鑼鼓,在配器上充分利用鐃和鈸各自的特點,造成豐富的音響效果。現在的鐃和鈸已發展成多種形式,是各種戲曲和秧歌舞的重要伴奏樂器之一。在吹打樂隊中,特別在十番鑼鼓的合奏中扮演重要角色。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鐃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由兩片中央隆起的圓形銅板組成,用繩子繫住隆起點,使用時,雙手各持一片互相合擊出聲,道教用銅鈸來迎送神將、擊退妖魔。 |
|
知識 1: 其他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鐃鈸 | |
功能用途: | 祭祀 |
學域-大分類: | 人類-台灣漢人民間信仰 |
文化區: | 台灣 |
族群: | 漢﹝Han﹞ |
紀錄類別: | 台灣漢人民間信仰知識單元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