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劉蕡下第 - 教育百科
ˊ
ˊ
ˋ
ˋ
  • 漢語拼音 liú fén xià d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iú fén xià dì
解釋:
劉蕡,字去華,幽州昌平人,生卒年不詳,唐代進士。性沉健善謀,通曉春秋,常言古代興亡諸事,有救世之心。唐文宗年間,於舉賢良對策時,極力勸諫皇帝誅殺權奸、宦官,惜不為皇帝賞識,遂落第。典出《新唐書.卷一七八.劉蕡傳》。比喻考試不中,名落孫山。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劉蕡下第千年恨,范丹守志一生貧。」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劉蕡下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