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行志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xíng zh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íng zhì
解釋:
1.行為、舉止。元.曾瑞〈一枝花.銀箏暗麝塵套.二煞〉:「更有行志不慌詐,肯的你舒心兒便許俺。」也作「行止」。
2.行為不端,任意行事。《國語.晉語八》:「及&f2c42_.png;子驕泰奢侈,貪欲無蓺,略則行志,假貸居賄,宜及於難。」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慕賢》:「張延雋之爲晉州行臺左丞,匡維主將,鎮撫疆場,儲積器用,愛活黎民,隱若敵國矣。群小不得行志,同力遷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行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