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大鰭蠕蛇鰻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大鰭蠕蛇鰻
英文名: Scolecenchelys macroptera
描述:
全長為頭長的8.8-10.0倍;全長為鰓孔位體高的28.3-31.4倍;全長為軀幹長的3.1-4.1倍。具尾鰭,但無胸鰭,背鰭起點約位於鰓孔到肛門距離之中點(即背鰭前長等於頭長加上1/2的軀幹長);背、臀鰭為白色且有點透明;齒為圓錐狀,篩骨齒二列,隨後的鋤骨齒則變為一列;眼位於口裂之中央;沿著頭部至尾端遍布黑色細點;平均脊椎骨組成:18-26-136,總脊椎骨數為135-137。大鰭蟲鰻(Muraenichthys macropterus)為其同種異名。
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海域,包括日本、琉球、夏威夷、臺灣、香港、菲律賓、印尼及澳洲等地。臺灣發現於西南部海域。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