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襫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 部首外筆畫 15
  • 總筆畫 21
  • 漢語拼音 sh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ì
解釋:
參見「襏襫」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襏襫」:一種雨具。即蓑衣、雨衣。《廣韻.入聲.昔韻》:「襫,襏襫,雨衣。」《幼學瓊林.卷三.器用類》:「襏襫是農夫之雨具。」《國語.齊語》:「首載茅蒲,身衣襏襫。」唐.顧況〈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上古一章〉:「莠盛苗衰,耕之耰之。襏襫鋤犁,手胼足胝。」《醒世姻緣傳》第二四回:「剛昨宵雨過,趁初晴,曬襏襫。」

注音: ㄕ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襫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