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傒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ㄖㄣˊ
  • 部首外筆畫 10
  • 總筆畫 12
  • 漢語拼音 xīx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稱江西人為「傒」。《南史.卷四七.胡諧之傳》:「胡諧之,豫章南昌人也。……上方欲獎以貴族盛姻,以諧之家人語傒音不正,乃遣宮內四五人往諧之家教子女語。」
2.人名用字。如春秋時代齊國有高傒。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囚禁、拘捕。通「繫」。《淮南子.本經》:「驅人之牛馬,傒人之子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ㄒㄧ

1. 等待。《玉篇.人部》:「傒,待也。」漢.揚雄《太玄經.卷二.傒卦》:「陽氣有傒,可以進而進。」晉.范望.注:「傒、俟皆待也。」

2. 東北夷名。《廣韻.平聲.齊韻》:「傒,東北夷名。」

3. 古稱江西人為「傒」。《南史.卷四七.列傳.胡諧之》:「胡諧之,豫章南昌人也。……上方欲獎以貴族盛姻,以諧之家人語傒音不正,乃遣宮內四五人往諧之家教子女語。」

4. 人名。如春秋時齊國有高傒。

㈡ㄒㄧˋ

囚禁、拘捕。通「繫」。《正字通.人部》:「傒,音囚繫之繫。」《淮南子.本經》:「驅人之牛馬,傒人之子女。」

注音: ㈠ㄒㄧ ㈡ㄒㄧ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傒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