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傒倖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xī xì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ī xìng
解釋:
1.戲弄。元.鄭廷玉《後庭花》第三折:「三下裡葫蘆提,把我來傒倖殺。」元.馬致遠《陳博高臥》第四折:「又教這個大王傒倖殺我也。」
2.煩惱、折磨。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月朗風清恰二更,廝傒倖,他無緣小生薄命。」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二折:「丟下一樁悶公事在俺心上,兀的不傒倖殺人也!」
3.疑惑。元.鄭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果然如此,好是傒倖人也。」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往日豪華如今在那搭,多不到半合兒把我傒倖殺。」也作「徯倖」。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傒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