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準擬 - 教育百科
ˇ
ˇ
  • 漢語拼音 zhǔn n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ǔn nǐ
解釋:
1.確定、一定。表示肯定語氣的副詞。宋.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詞:「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明.徐霖《繡襦記》第二齣:「嘉言敢忘,喜青雲有路終須上。鳳皇雛準擬朝陽,烏鵲情恐難終養。」
2.打算、準備。唐.白居易〈吾廬〉詩:「眼下營求容足地,心中準擬挂冠時。」宋.陸游〈自江源過雙流不宿徑行之成都〉詩:「詩材滿路無人取,準擬歸驂到處留。」
3.希望、盼望。唐.白居易〈種柳〉三詠之二:「準擬三年後,青絲拂綠波。」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準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