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骨痂 - 教育百科
ˇ
  • 漢語拼音 gǔ jiā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ǔ jiā
解釋:
當骨骼受到傷害的時候,局部的骨膜細胞會分裂,先形成軟骨,再骨化成硬骨,而後即完成修復工作。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骨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allus
作者: 郭志輝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醫學名詞。骨折修復機轉時,骨折部的內外,包圍著結締組織的纖維骨,稱之為骨痂。這些纖維骨逐漸被吸收形成成熟的骨樑,製造新的骨皮質。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骨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