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吸收 - 教育百科
xī shōu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ī shōu
解釋:
  1. 吸取容納。
    【例】吸收養分、吸收新知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吸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關連字詞
相似詞: 吸取
相反詞: 排泄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ī shōu
解釋:
吸取、接收。如:「吸收養分」、「物價上漲所增加的成本,由店家自行吸收,不提高售價。」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吸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bsorption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物理吸收指一物質進入或穿透另一物質。在化學吸收方面是指一物質與另一物質之化學結合;在輻射方面,係指一物質所吸收的能量;在風險評估方面,是指細胞或有機體對水或水溶性化學物質之攝取量。氣狀污染物以液體或固體為吸收劑,吸收程序通常是在一柱狀的吸收塔內進行,污染性氣體由塔底進入並由塔頂排出,吸收劑則由塔頂進入(噴入)流下,並與污染性氣體接觸而去除污染成份後再出塔底排出。液體吸收劑可為單純的水或非反應性的溶劑,藉質傳而移除污染成份,也可使用與污染成份產生化學反應的吸收劑來加強質傳速率,提升吸收塔的去除效率。以固體為吸收劑時,係以粉末或顆粒狀的吸收劑噴入吸收器或製程中的反應器,藉化學反應而移除污染物。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吸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absorption
作者: 顏政雄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當波穿過物質時,把它的能量傳遞給物質;或當波穿過物質時,它的振幅逐步下降此二現象,均稱為吸收。如果只有很小部分能量被吸收,則稱此媒質對於該種輻射是透明的;如果所有的能量都被吸收,便稱該媒質為不透明。物質的吸收作用是有選擇性的,即它們吸收某些特定波長的輻射。綠玻璃對綠光是透明的,但對藍光和紅光則不透明。硬橡膠對紅外線和X射線是透明的,但對可見光則不透明。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吸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absorption
日期: 2003年10月
出處: 測繪學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光線穿過一透明或半透明體或物料時,所受的局部抑制以及具有微細孔隙的物料,如紙張、石版、海棉等對液體所引起的毛細管現象,均稱吸收。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吸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吸收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吸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吸收 相關客家語 吸收
相似詞 汲取、吸取、攝取 相反詞 排泄、排斥、剔除、排洩、發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