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斑點紅鮋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斑點紅鮋
英文名: Iracundus signifer
描述:
體長橢圓形,側扁。頭中大,具皮瓣;上頜骨上方的淚骨有 2棘,第一棘向前,第二棘較寬,朝外而後向;眶下骨後端1棘;前鰓蓋骨具3短棘;頰部僅1棘。眼中大,上側位;眼眶略突出於頭背。口大,端位;腭骨無齒。背鰭連續,具XII鰭棘,鰭膜不凹入,第IV棘特長,軟條9;臀鰭,具III鰭棘,軟條5;胸鰭中大,無游離鰭條;腹鰭中大,具I硬棘,5軟條;尾鰭圓截形。體紅色;依地型環境,體側會散在白色或暗色的斑駁。背鰭第II與第III間之鰭膜間具1眼點。
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西起南非、模里西斯、留尼旺島,東至社會、庫克、馬貴斯群島、土木土、皮特凱恩島與夏威夷群島,北至琉球群島、臺灣,南至澳洲。臺灣南部懇丁海域有分布。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