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鹽票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yán piào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án piào
解釋:
舊時官府在商人繳納鹽價和稅款後,由戶部發給商人用以支領和運銷食鹽的憑證,稱為「鹽引」,由地方機關發給的則稱為「鹽票」。《清史稿.卷一二三.食貨志四》:「近來棧鹽出湖,皆在西壩改捆,大包重百三十斤,鹽票不符。」《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六回:「此刻有鹽票的人,自己不願做生意,還可以拿這票子租給人家呢。」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鹽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