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鹽 - 教育百科
ˊ
播放
ˇ
部 + 13 畫 = 24 yán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一種無色透明的礦物質。主要成分為氯化鈉。味鹹。有海鹽、池鹽、岩鹽等。可供調味及工業上使用。如:「粗鹽」、「精鹽」、「低鈉鹽」。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鹽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án
解釋:
  1. 一種無色透明、不易潮解的礦物質。主要成分為氯化鈉。有海鹽、池鹽、井鹽、岩鹽等。可供調味及工業上使用。
    【例】粗鹽、井鹽
  2. 化學上指凡酸類中之氫根為金屬元素所取代而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鈉、硝酸鉀等。 △鹽類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àn
解釋:
[動]
1.用鹽醃食物。《禮記.內則》:「布牛肉焉,屑桂與薑,以灑諸上而鹽之。」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十四.天隕魚》:「流光中隕一魚,……橋下一細家取欲烹食,其妻鹽而藏之。」
2.羨慕。通「豔」。《禮記.郊特牲》:「而流示之禽,而鹽諸利,以觀其不犯命也。」
注音:
漢語拼音: yán
解釋:
[名]
1.含鹹味的礦物質。分海鹽、池鹽、井鹽三種,可供調味及工業上用。如:「柴、米、油、鹽、醬、醋、茶,是人生的開門的七件事。」
2.參見「鹽類」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iâm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含鹹味的礦物質,可供調味及工業上用。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