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愁眉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chóu méi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óu méi
解釋:
1.發愁時皺著眉頭。唐.白居易〈晚春酤酒〉詩:「不如貧賤日,隨分開愁眉。」《紅樓夢》第六三回:「寶玉愁眉,忙將籤藏了,說:『咱們且喝酒。』」
2.細而曲折的眉,為漢代婦女的一種修飾。《後漢書.卷三四.梁統傳》:「壽色美而善為妖態,作愁眉,嗁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以為媚惑。」唐.白居易〈代書一百韻寄微之〉詩:「風流誇墮髻,時勢鬥愁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愁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