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撓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ㄗㄨˇㄖㄠˇㄖㄤˋㄕˋㄑㄧㄥˊㄐㄧㄣˋㄒㄧㄥˊㄅㄨˊㄕㄨㄣˋㄌㄧˋㄖㄨˊ:「ㄗㄨˇㄋㄠˊ」、「ㄋㄠˊㄌㄨㄢˋ」。
  2. ㄑㄩㄈㄨˊㄖㄨˊ:「ㄅㄞˇㄓㄜˊㄅㄨˋㄋㄠˊ」、「ㄅㄨˋㄑㄩㄅㄨˋㄋㄠˊ」。
  3. ㄓㄨㄚㄙㄠㄖㄨˊ:「ㄋㄠˊㄧㄤˇ」、「ㄓㄨㄚㄦˇㄋㄠˊㄙㄞ」。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撓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áo
解釋:
  1. 攪擾、阻擾。
    【例】阻撓、撓亂
  2. 屈服、屈曲。
    【例】屈撓、百折不撓
  3. 抓、搔。
    【例】撓癢、抓耳撓腮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áo
解釋:
[動]
1.攪擾、阻擾。如:「阻撓」。《左傳.成公十三年》:「離散我兄弟,撓亂我同盟。」《莊子.駢拇》:「自虞氏招仁義以撓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於仁義。」
2.屈服、屈曲。如:「屈撓」、「百折不撓」。《國語.晉語二》:「抑撓志以從君,為廢人以自利也。」
3.抓、搔。如:「撓癢」、「抓耳撓腮」。《水滸傳》第三一回:「我的本事不要箱兒裡去取,正是撓著我的癢處。」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相關資料連結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ngiá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用棒子等器物做挑起、挖取的動作。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