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沽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ㄇㄞˇㄖㄨˊ:「ㄍㄨㄐㄧㄡˇ」。
  2. ㄇㄞˋㄖㄨˊ:「ㄉㄞˋㄐㄧㄚˋㄦˊㄍㄨ」。
  3. ㄑㄧㄡˊㄑㄩˇㄇㄡˊㄑㄩˇㄖㄨˊ:「ㄍㄨㄇㄧㄥˊㄉㄧㄠˋㄩ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沽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買。
    【例】沽酒
  2. 賣。
    【例】待價而沽
  3. 求取、謀取。
    【例】沽名釣譽
  4. →沽河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買。如:「沽酒」。《紅樓夢》第二回:「意欲到那村肆中沽飲三杯,以助野趣。」
2.賣。如:「待價而沽」。《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
3.釣取、謀取。如:「沽名釣譽」。《文選.范曄.逸民傳論》:「彼雖硜硜有類沽名者,然而蟬蛻囂埃之中,自致寰區之外,異夫飾智巧以逐浮利者乎?」
[名]
參見「沽河」條。
[形]
粗略、簡略。《禮記.檀弓上》:「杜橋之母喪,宮中無相,以為沽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