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赤麗棘海星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赤麗棘海星
英文名: Echinaster callosus
描述:
赤麗棘海星Echinaster callosus屬於棘海星科Echinasteridae,具有5隻較長且末端翹起的腕;輻長(R)與間幅長(r)的比值為13公分/12公分,骨板呈網狀排列,皮鰓成群出現,皮鰓區位於骨板之間,腕足背面的皮鰓區較大,骨板交會處有直立型大棘,篩板一個,在乾標本中明顯隆起,上面有許多放射狀溝紋,肛門位於體盤中央,被 5~7 個直立棘包圍,第1、2、3溝棘排成一列,方向與腕的方向垂直,第1溝棘短小;腕基部的第3溝棘末端常有3~4個分叉,第4溝棘(或稱為側溝棘)粗大,末端常見5~8個分叉突起。赤麗棘海星乾標本的管足可看出明顯的二列,體盤與棘均有厚皮膚包覆,由福馬林浸泡過的乾標本為紫紅色。

分布:
目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赤麗棘海星標本皆採於綠島,但是數量稀少。本種主要分布在西印度群島、東非及馬達加斯加、紅海、錫蘭地區、孟加拉灣、印度東部、菲律賓群島、日本南部及中國南部、南太平洋群島等地區的海域。
作者: 李坤瑄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