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紉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ㄈㄥˊㄅㄨˇㄖㄨˊ:「ㄈㄥˊㄖㄣˋ」。
  2. ㄒㄧㄣㄈㄨˊㄍㄢˇㄆㄟˋㄉㄨㄛㄩㄥˋㄩˊㄕㄨㄒㄧㄣˋㄒㄧㄥˊㄨㄣˊㄓㄨㄥㄖㄨˊ:「ㄍㄢˇㄖㄣ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紉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rèn
解釋:
  1. 補綴。
    【例】縫紉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rèn
解釋:
[動]
1.搓捻。楚辭.賈誼〈惜誓〉:「傷誠是之不察兮,并紉茅絲以為索。」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六.樂》:「使一人吹空管,一人紉繩,則琴瑟竽筑皆作,與真樂不異。」
2.縫補。如:「縫紉」。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五上.滇遊日記二》:「澣濯汙衣,且補紉之。」
3.引線穿針。《禮記.內則》:「衣裳綻裂,紉箴請補綴。」
4.綴結、佩帶。《楚辭.屈原.離騷》:「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北史.卷三一.高允傳》:「體襲朱裳,腰紉雙佩。」
5.心服、感佩。如:「感紉」、「敬紉高誼」。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