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抬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ㄧㄡˊㄒㄧㄚˋㄨㄤˇㄕㄤˋㄐㄩˇㄑㄧˇㄖㄨˊ:「ㄊㄞˊㄍㄠ」、「ㄊㄞˊㄐㄩˇ」、「ㄍㄠㄊㄞˊㄍㄨㄟˋㄕㄡˇ」。
  2. ㄧㄤˇㄑㄧˇㄖㄨˊ:「ㄊㄞˊㄊㄡˊㄊㄧㄥˇㄒㄩㄥ」。
  3. ㄌㄧㄤˇㄖㄣˊㄧˇㄕㄤˋㄍㄨㄥˋㄊㄨㄥˊㄎㄤˊㄐㄩˇㄉㄨㄥ西˙ㄒㄧㄖㄨˊ:「ㄊㄞˊㄐㄧㄠˋ˙ㄗ」。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抬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ái
解釋:
  1. 舉起。
    【例】抬高、抬頭挺胸、高抬貴手
  2. 兩人以上共同扛舉東西。
    【例】抬水、抬轎子 ◎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ái
解釋:
[助]
1.舉起。如:「抬頭挺胸」、「高抬貴手」、「抬高」。
2.兩人以上共同扛舉東西。如:「抬轎子」、「抬擔架」。
3.抬槓。如:「少跟我抬槓」、「三人抬不過個『理』字」。
4.合夥騙人。如:「他們倆抬我一人兒。」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ㄊㄞˊ

1. 舉起、仰起。《龍龕手鑑.手部》:「抬,舉也。」宋.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詞:「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初刻拍案驚奇》卷七:「抬頭看時,上面有個大匾額,乃是六個大金字。」

2. 數人合力扛舉。唐.白居易〈馬墜強出贈同座〉詩:「足傷遭馬墜,腰重倩人抬。」《紅樓夢》第一回:「俄而大轎內抬著一個烏紗猩袍的官府過去。」

3. 提升、提高。《宋史.卷一八一.食貨志下三》:「中書議陝西鹽鈔,出多虛鈔,而鹽益輕,以鈔折兌糧草,有虛抬邊糴之患。」《文明小史》第四七回:「因他從前在香港時很有些上等外國人同他來往,故而自己也不得不高抬身價。」

4. 爭辯、鬥嘴。如:「三人抬不過個理字」。

5. 合夥騙人。如:「他們倆抬我一人兒。」

6. 量詞。計算二人合力所扛物品的單位,一摃即一抬。《儒林外史》第一○回:「到第三日,婁府辦齊金銀珠翠首飾,裝蟒刻絲細緞綾羅衣服,羊酒、果品,共是幾十抬,行過禮去。」

㈡ㄔ

@A02996

注音: ㈠ㄊㄞˊ ㈡ㄔ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抬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