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咯血 - 教育百科
ˇ
ˇ
  • 漢語拼音 kǎ xiě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ǎ xiě
解釋:
  1. 由喉中咳吐出血塊或血液。多由肺結核或某些急性傳染病所引起。
    【例】那床的肺癌病人時常咯血,令人看了非常不忍。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咯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uò xuè
解釋:
因疾病引起未經咳嗽,而喉中咯出血塊或血點的症狀。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咯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ha̍k-hueh/kha̍k-hui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吐血。
同義詞: 呸血、嘔血、嘔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咯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