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針孢下梳黴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針孢下梳黴
英文名: Coemansia aciculifera
描述:
孢子囊柄細長,起初向上生長,後匍匐在洋菜培養基表面,在接觸點形成新的孢子囊柄,簡單至不規則分支,不分岔或是三分岔,隔板距離較遠,隔板長度超過600 µm,直徑8.0-9.5 µm。產孢枝(Sporocladia)在孢子囊柄上彼此距離較遠,兩兩相距70-213 µm。產胞枝產生自簡單的孢子囊柄或是分支後的頂端可孕性區域。產胞枝梗單細胞,長25.2-31.5(-36.5) µm,寬(3.8-)5.7-6.9 µm,幾乎平行於孢子囊柄,頂端細胞向後彎,並且漸漸變細至鈍圓的頂端。三至六個瓶狀梗(Pseudophialides)排列在一橫排,瓶狀梗形成於產孢枝的下表面,橢圓形,長4.2 µm,寬2.8 µm。孢囊孢子針狀,長(11.3-)12.6-15.0(-17) µm,寬1.6-2.2 µm,兩端漸細,具有弧形末端。
分布:
台灣,日本,英國,立陶宛。
作者: 何小曼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