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騙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ㄩㄥˋㄏㄨㄤˇㄏㄨㄚˋㄏㄨㄛˋㄅㄨˊㄓㄥˋㄉㄤ˙ㄉㄜㄕㄡˇㄉㄨㄢˋㄖㄤˋㄖㄣˊㄕㄤˋㄉㄤˋㄎㄨㄟㄖㄨˊ:「ㄑㄧㄆㄧㄢˋ」、「ㄒㄧㄥˊㄆㄧㄢˋ」、「ㄆㄧㄢˋㄘㄞˊㄆㄧㄢˋㄙㄜˋ」。
  2. ㄓㄚˋㄑㄧ˙ㄉㄜㄖㄨˊ:「ㄆㄧㄢˋㄐㄩˊ」、「ㄆㄧㄢˋㄕㄨ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騙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iàn
解釋:
  1. 騎或跨走。
  2. 用謊話或耍手段讓人吃虧、上當。
    【例】欺騙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iàn
解釋:
[動]
1.騎、跨乘。如:「騙腿兒」。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只待要急煎煎挾橐攜囊,穩拍拍乘舟騙馬。」
2.用謊話或不正當手段讓人吃虧、上當。如:「欺騙」、「騙錢」。《水滸傳》第四五回:「那婦人又道:『我老公不是好惹的,你卻要騙我。倘若他得知,卻不饒你。』」《老殘遊記》第一回:「依愚見看來,這等人恐怕不是辦事的人,是用幾句文明的話頭騙幾個錢用用罷了。」
[名]
詐欺的行為。如:「行騙」。
[形]
詐欺的。如:「騙術」、「騙局」。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hià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欺詐。
  2. [[動] ] 哄騙。
同義詞: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