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線頭 - 教育百科
  • 漢語拼音 xiàn tóu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àn tóu
解釋:
  1. 線的一端。
    【例】奶奶花了好大功夫,才把線頭穿過針孔。
  2. 縫紉完成後,殘餘在物件上的線段。
    【例】這件衣服的作工不夠精細,許多線頭沒有修剪乾淨。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線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àn tóu
解釋:
1.線的一端。如:「奶奶花了好大功夫,才把線頭穿過針孔。」唐.白居易〈春題湖上〉詩:「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2.縫紉完成後,殘餘在物件上的線段。如:「這件衣服的作工不夠精細,許多線頭沒有修剪乾淨。」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線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uànn-thâu
解釋:
  1. [名詞 ] 線的端頭。縫補時針線打結的地方。
    例如: 衫紩好,線頭愛拍結。
    Sann thīnn-hó, suànn-thâu ài phah-kat.
    (衣服縫好,線的端頭要打結。)
  2. [名詞 ] 用剩下的短線。
    例如: 賰的線頭無夠長,無法度紩衫。
    Tshun ê suànn-thâu bô-kàu tn̂g, bô-huat-tōo thīnn-sann.
    (剩下的短線不夠長,沒辦法縫衣服。)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線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臺灣台語 線頭頭摠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