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颯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ㄈㄥ
  • 部首外筆畫 5
  • 總筆畫 14
  • 漢語拼音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狀聲詞。形容風聲。
    【例】颯颯秋風
  2. 衰落。
    【例】鬆颯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擬]
形容風聲。唐.李商隱〈無題〉詩四首之二:「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動]
1.狂風掀扯物體。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一八齣:「夢初回,燕尾翻風,亂颯起湘簾翠。」
2.衰落。南朝梁.陸倕〈思田賦〉:「歲聿忽其云暮,庭草颯以萎黃。」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