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竹筍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má zhú sǔn |
|
解釋:
麻竹的地下莖所生的嫩芽。每年七至九月是採筍旺季。第一次收穫的稱「頭水筍」、第二次稱「二水筍」,餘類推,大概可至十二水筍。加工後可製成筍乾、筍絲等。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麻竹筍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 音讀: |
muâ-tik-sún
|
解釋:
|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麻竹筍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