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賢下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地位者能尊有才德的人,謙恭待士。《舊唐書.卷一三一.李勉傳》:「其在大官,賢下士,終始盡心。」《紅樓夢》第三回:「且這賈政最喜的是讀書人,賢下士,拯溺救危,大有祖風。」也作「賢好士」、「賢接士」、「士親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優厚的節相待。《北史.卷四二.列傳.劉芳》:「於是遇日隆,賞賚豐渥。」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殊蒙遇,終於金紫光祿大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到聖地參拜頂,後引申為到處觀光考察。唐.張籍〈送令狐尚書赴東都留守〉詩:「行香暫出天橋上,巡常過禁殿中。」唐.司空圖〈贈信美寺岑上人〉詩:「巡諸方遍,湘南頻有緣。」
後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以節相待,再以強硬的手段相抗。《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劉備遠來救援,先後兵,主公當用好言答之。」
阿美族成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儀名。臺灣原住民各族群皆有成年,其儀式隆重且各具特色。阿美族的成年是新人入級的儀式活動,依年齡層分為數階級。僅以男性來分級;自十五歲開始,相隔三至五年(南部阿美族)或七至八年(北部阿美族)為一階級。儀式日期選擇在各部落豐年祭之前或其間一天舉行。早期成年儀式參加之少年得於儀式前數日行齋戒,至儀式當日會合於集會所廣場,接受一老者執藤杖鞭韃臀部以示訓戒,接著到頭目家接受賜酒與祝詞。有些部落至今仍維持此項傳統俗。如青年較低階級者得經過捕鳥、賽跑、野外宿夜或捕魚等訓練,然後祭拜天神才進入豐年祭儀式。這種以年齡分級的各種訓練是阿美族部落生命繁衍之象徵,在培養青年責任感與尊老敬賢的美德。透過成年...
明立國著《臺灣原住民族的祭》(1989)、劉其偉《臺灣土著文化藝術》民國七十二年再版。
興詩立成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詩立成樂出自〔論語.泰伯篇〕。「子曰:『興於詩,立於,成於樂。』」在這三句話中,詩是指詩經三百篇,包括經和儀,樂則是指當時的樂,包括聲樂、器樂和舞蹈,是孔子教育弟子的三種教材。
  孔子曾說:「詩可以興。」由於「詩」出自於人的感情,這種感情的語言在反覆的抑揚吟詠之間,可以進入人的內心深處,因而發揮鼓舞人意志的作用。「」則是以恭敬辭遜為本,而有節文度數之詳,對於學者來說無論是人和人相處或是日常生活的起居,都能收到約束情感,表示尊敬對方之效;學者因「」能卓然自立,不為外物所奪,進退得宜。「樂」包括了舞蹈在內,藉著歌舞,可以從其中學到俯抑疾徐周旋進退起迄之節;配合著音樂...
來而不往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有來而沒有往,是不合的。語本《記.曲上》:「尚往來。往而不來,非也;來而不往,亦非也。」後比喻為針鋒相對,適時回擊。如:「既然王二如此對待我們,所謂『來而不往非也』,我們也要還以顏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節的規範與儀式。如:「外交儀」。《周.春官.肆師》:「凡國之大事,治其儀,以佐宗伯。」
輕人意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唐太宗時雲南土司緬氏進貢一隻白天鵝,不意途中天鵝飛了,只好將鵝毛連同詩作「輕人意重,千里送鵝毛」進呈太宗。後形容物輕薄卻情意深厚。《鏡花緣》第五○回:「他這物雖覺微末,俗語說得好:『千里送鵝毛,輕人意重。』只好備個領謝帖兒,權且收了。」也作「薄情意重」、「輕意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敬意的儀容。《孟子.告子下》:「貌未衰,言弗行也,則去之。」《初刻拍案驚奇》卷七:「走到張果面前打個稽首,言詞清爽,貌周備。」也作「路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