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典文物。《尚書.微子之命》:「統承先王,修其物,作賓于王家。」《文選.潘勗.冊魏公九錫文》:「崇其寵章,備其物。」
2.餽贈的物品。如:「生日物」、「聖誕物」。《三國演義》第三回:「李肅齎了物,投呂布寨來。」也作「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漢戴聖所輯,四十九篇。為十三經之一,大抵是孔子弟子及其後學所記。有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元陳澔集說、清孫希旦集解等。也稱為「小戴記」。
崩樂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典章制度、儀教化遭受破壞,社會秩序、道德規範混亂。《隋書.卷一四.音樂志中》:「崩樂壞,其來自久。」也作「壞樂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推崇讚美。如:「他待人接物一向謙恭敦厚,所以備受大家讚。」唐.王勃〈九成宮頌〉:「讚三宮,詩歌百堵。」
2.佛家指拜三寶,讚嘆經文、佛德。如〈釋迦如來涅槃讚文〉。《太平廣記.卷四九九.高騈》:「是夜黃昏,僧徒讚,螺唄間作。」《宋高僧傳.卷一七.周洛京福先寺道丕傳》:「遂白母往保壽寺繼能法師,尊為軌範。九歲,善梵音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男子的成年儀式。古代男子未成年前束髮而不戴帽,至二十歲成年時才由長輩為其梳髮,戴上新帽。此一紀念儀式即稱為「冠」。《記.冠義》:「古者冠,筮日筮賓,所以敬冠事。」
富而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富有財物而又謙虛好。《論語.學而》:「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者也。』」
之用,和為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事,以和平寧靜為上。《論語.學而》:「有子曰:『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
失而求諸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統的儀、文化有散失則求之於民間尚有保留的地方。《漢書.卷三○.藝文志》:「仲尼有言:『失而求諸野。』方今去聖久遠,道術缺廢,無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猶癒於野乎?」
作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定樂,泛指國家文物制度的制定。《記.明堂位》:「朝諸侯於明堂,制作樂,頒度量,而天下大服。」《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遲先生有制作樂之才,乃是南邦名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不爭奪。如:「只要用路人彼此讓,當可減少許多交通事故的發生。」晉.陸機〈吳趨行〉:「讓何濟濟,流化自滂沱。」《舊唐書.卷九.玄宗本紀下》:「於時垂髫之倪,皆知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