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1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獻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演技藝。如:「登臺獻技」。
|
漢獻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號。(西元181~234)姓劉名協。是東漢最後的一位皇帝。在位三十一年(189~220)。始終受制於董卓、曹操等。曹操子曹丕篡漢,漢亡,封劉協為「山陽公」,死後追諡為孝獻皇帝。
|
犧牲(祭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犧牲或祭獻一詞源自拉丁文sacrificium(名詞)和sacrificare(動詞),都指向神靈奉獻祭品的宗教活動。因此,犧牲的第一個涵義和宗教有關,中文多用祭獻;第二個涵義和宗教無關,而是指人類某些「放棄」所有或應有的行為,謂之犧牲;中文的犧牲在古代也是祭祀中奉獻動物如牛羊之類。
祭獻是人類為了向神表示敬意,乞求恩眷和赦罪、驅魔避邪、或占卜吉凶而將祭品獻給神的宗教儀式。這些儀式起源於原始人類的一種信念相信世界上除了周圍環境有形的物體外,還有一種無形的,不可測的力量,透過有形的物體發揮作用,影響人們的生活。認為這種超自然力來自神靈,於是對人類有利的力量,就用宗教儀式以表達感... |
獻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供計策。《三國志.卷二一.魏書.傅嘏傳》:「時論者議欲自伐吳,三征獻策各不同。」《文明小史》第二四回:「金子香滿面愁容,周學監問其所以,原來為此,因獻策道:『聽得我們總教習昨日上院,撫臺請他出題目的,我今晚回去,替你作個說客。』」也作「獻計」。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資料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之前身為臺灣省通志館(The Taiwan Province General Chronicle Building),成立於民國37年(1948)6月1日,地址在今臺北市仁愛路二段。其後於38年7月1日,遷於臺北市延平南路,改稱為臺灣省文獻委員會(The Historical Research Commission of Taiwan Province)。61年5月遷至臺中市干城辦公區。70年8月再遷至臺中市黎明社區。81年元月遷於省政府所在地中興新村,由現任主任委員簡榮聰先生著手規畫興建的臺灣歷史文化園區五大會館之臺灣文獻史料館內。
該資料室目前典藏有檔案、... |
〔文獻通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獻通考〕是繼〔通典〕、〔通志〕之後,一部大規模記敘歷代典章制度的史書;由宋末元初馬端臨編撰。馬端臨(約1254~1323),字貴與,饒州樂平人;宋朝時曾漕試第一,其父官至右丞相,後受排擠去職,馬端臨亦隨之歸隱。宋亡後致力於〔文獻通考〕的編撰,約二十多年方告完成。元廷派人下江南訪有道之士,〔文獻通考〕遂有機會抄呈朝廷;朝廷救命官為雕板,馬端臨並攜原稿親自校勘,三年校畢,至治二年(1322)刊行。
馬端臨在本書自序中陳述撰寫之目的有二:一是配補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二是續補杜佑的〔通典〕。馬端臨認為太史公作紀、傳、書、表,紀、傳以述埋亂興衰,八書以述典章經制,二者相輔相成,使... |
打勤獻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阿諛奉承。《醒世姻緣傳》第八回:「又是吳國伯嚭托生的,慣會打勤獻趣。」
|
三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舉行祭典時,初次獻酒為初獻,再次獻酒為亞獻,第三次獻酒為終獻,合稱為「三獻」。《續漢書志.第二五.百官志二》:「光祿勛,卿一人,中二千石。……郊祀之事掌三獻。」《儒林外史》第四○回:「率領眾百姓,叫木耐在旁贊禮,升香、奠酒,三獻、八拜。」也稱為「三享」。
|
獻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呈贈禮物。如:「佳節獻禮」。
|
朝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古代的祭禮。為向受祭的尸主獻酒。《周禮.春官宗伯.司尊彝》:「其朝獻用兩著尊。」漢.鄭玄.注:「朝獻謂尸卒食,王酳之。」
2.諸侯或屬國朝覲皇帝,貢獻方物。《晉書.卷三六.張華傳》:「歷世未附者二十餘國,並遣使朝獻。」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