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15.1174 ms
共 11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打開、展開。如:「開啟」、「啟齒」。《書經.金縢》:「啟籥見書。」《左傳.襄公二十五年》:「門啟而入,枕尸股而哭。」宋.劉克莊〈苦寒行〉:「長安城中多熱官,朱門日高未啟關。」
2.開導、教導。如:「啟發」、「啟蒙」。《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3.動身、開始。如:「啟程」、「啟行」、「啟動」。
4.陳述、告訴。如:「啟稟」、「啟奏」。《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唐.元稹《鶯鶯傳》:「是用托短章,願自陳啟。」
5.開闢、開拓。《南史.卷一.宋武帝本紀》:「編戶歲滋,疆宇日啟。」《文選.潘勗.冊魏公九錫文》:「大啟南陽,世作盟主。」
1.古代稱官信為「啟」,今用來通稱書信。如:「小啟」、「謝啟」。
2.人名。夏禹之子。禹曾讓位於益,但人民懷念禹的功績,乃擁戴啟繼位,開君主世襲之風。
3.姓。如五代十國時後燕有啟崙。
|
殷憂啟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切的憂慮能啟發聖明。《新唐書.卷一一八.張廷珪傳》:「古有多難興國,殷憂啟聖。蓋事危,則志銳;情苦,則慮深。故能轉禍為福也。」
|
啟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開發蒙昧,使明白事理。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一.五伯》:「每輒挫血刃,亦足以袪蔽啟蒙矣。」也作「開蒙」。
2.童蒙開始學習受教。《紅樓夢》第二回:「但這一個學生雖是啟蒙,卻比一個舉業的還勞神。」也作「開蒙」。
|
承上啟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接上面,引啟下面。表示連接上下的意思。如:「這段文字是全篇的關鍵,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
啟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啟發指示,使人有所領悟。如:「這場精闢的演講,對我待人處事的觀念和態度啟示良多。」清.錢大昕〈廿二史攷異序〉:「戊戌設教鍾山,講肄之暇,復加討論。閒與前人闇合者,削而去之;或得於同學啟示,亦必標其姓名。」
2.使人有所領悟的啟發與指示。如:「從失敗中得到的啟示,更為珍貴。」
|
鈞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信信封用語。寫給尊長時用之。請鈞座開信的意思。
|
啟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誘導開發,使其領悟通曉。語本《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漢.班固〈典引〉:「猶啟發憤滿,覺悟童蒙。」
2.闡揚、發揮。《文選.班固.西都賦》:「啟發篇章,校理祕文。」《晉書.卷九四.隱逸傳.索襲傳》:「游思於陰陽之術,著天文地理十餘篇,多所啟發。」
|
承先啟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繼先人的遺教,並開啟後來的事業。《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且喜你我二十年教養辛勤,今日功成圓滿,此後這副承先啟後的千觔擔兒,好不輕鬆爽快呀。」也作「承前啟後」。
|
啟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啟發。《書經.太甲上》:「旁求俊彥,啟迪後人。」
|
敬啟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信中,用於對平輩或長輩的啟事敬辭。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