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53 ms
共 10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泥。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三下.釋詁》:「塗,泥也。」如:「泥塗」。《莊子.秋水》:「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
2.道路。通「途」。《論語.陽貨》:「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孟子.梁惠王上》:「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3.姓。如漢代有塗禪。
1.粉刷、敷抹。如:「塗飾」。《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豫讓》:「乃變名姓為刑人,入宮塗廁,中挾匕首,欲以刺襄子。」宋.陸游〈阿姥〉詩:「猶有塵埃嫁時鏡,東塗西抹不成妝。」
2.擦去、抹去。如:「塗改」、「這幾個字一塗掉,整篇文章便顯得乾淨俐落。」
3.隨意畫、寫。如:「塗鴉」。
4.沾汙、汙染。《莊子.讓王》:「其並乎周以塗吾身也,不如避之以絜吾行。」
|
道聽塗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路上聽到一些沒有根據的話,不加求證就又在路途中說給其他的人聽。語本《論語.陽貨》:「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後泛指沒有經過證實、缺乏根據的話。《漢書.卷三○.藝文志》:「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也作「道路風聞」。
|
一塌糊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紊亂糊塗,以致不可收拾。《孽海花》第三○回:「與其顧惜場面、硬充好漢,到臨了弄的一塌糊塗,還不如一老一實,揭破真情,自尋生路。」
|
生靈塗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民生活於極端艱苦的困境。《隋書.卷四.煬帝記.史臣曰》:「自肇有書契以迄于茲,宇宙崩離,生靈塗炭,喪身滅國。」《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倘朝廷柄用賢臣,寬繇薄賦,則仙芝斂兵不戰,免使生靈塗炭。」也作「民生塗炭」、「生民塗炭」、「生靈塗地」。
|
糊里糊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行事極為迷糊或不明道理。如:「他做事糊里糊塗的,很難委以重任。」
|
肝腦塗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慘死。《史記.卷九九.劉敬傳》:「使天下之民肝腦塗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勝數。」《文選.潘岳.關中詩》:「哀此黎元,無罪無辜,肝腦塗地,白骨交衢。」也作「肝膽塗地」。
2.比喻竭力盡忠,不惜犧牲生命。《漢書.卷五四.蘇建傳》:「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願肝腦塗地。」
|
糊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混亂、不清楚。《宋史.卷二八一.呂端傳》:「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紅樓夢》第二五回:「你這個明白人,怎麼糊塗起來了?」也作「胡突」、「胡塗」、「糊突」、「鶻突」。
|
一敗塗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旦戰敗身死,則肝腦散落滿地。語本《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今置將不善,壹敗塗地。」後形容失敗到無法收拾的地步。《新唐書.卷七八.宗室傳.永安王孝基傳》:「夏城堅,攻之引日,宋金剛在近,內拒外彊,一敗塗地。」《文明小史》第一七回:「甲午一役,未及交綏,遽爾一敗塗地。」
|
糊裡糊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行事極為迷糊或不明道理。《老殘遊記》第一五回:「誰知道一天乏透的人,得了點暖氣,又有兩杯酒下了肚,糊裡糊塗,坐在那埋,就睡著了。」《文明小史》第一○回:「連著縣太爺也是糊裡糊塗的。要到得那裡再問,我又何必問他呢?」也作「胡裡胡塗」。
|
塗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幼兒不懂事,亂塗詩書,墨色如鴉。語本唐.盧仝〈示添丁〉詩:「忽來案上翻墨計,塗抹詩書如老鴉。」形容毛筆字的拙劣。亦用以謙稱自己的作文寫字、繪畫或書法方面的拙劣,技巧不成熟。《聊齋志異.卷一.嬌娜》:「小子初學塗鴉,勿以友故,行輩視之也。」《鏡花緣》第二二回:「晚生倘稍通文墨,今得幸遇當代鴻儒,尚卻勉強塗鴉,以求指教,豈肯自暴自棄。」
2.寫作或繪畫。如:「當初只是隨便塗鴉,沒想到會被報社採用。」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