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單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1)佛教律,為四分律五篇之一、七聚之一。(2)情佛經所云一種輕罪,犯者經懺悔可除罪,不然死後將墮地獄等處。
南山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佛教律宗的一派。唐終南山道宣律師所創,故稱為「南山宗」。和東塔宗、相部宗並稱為「律宗三家」。此宗以心法種子為體。將律分成防惡的止持和行善的作持二門,認為該宗的根本律典──四分律,形式上雖屬小乘,但從內容看,當屬大乘。相部、東塔二宗衰微後,本宗傳承獨盛,綿延不絕。道宣門下弘景的弟子鑒真,更將律法傳到日本,為日本律宗之始。
彭紹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字允初,號尺木,又號知歸子及二林居士,際清是他受菩薩的法名。江蘇長洲縣人。清代著名的居士。乾隆三十四年進士及第,授縣官,辭不就。因結識羅有高與閱讀明朝高僧紫柏的全集,受到感動而歸心佛法,尤深信淨土。他在淨土教義上除蓮池外,最推重省庵。平日常閉關念佛,發願迴向。著有《一行居士集》、《居士傳》、《阿彌陀經約論》、《一乘決疑論》等。對清代淨土信仰的推展有重要的影響。
妙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修行者的心靈達到的殊勝境界。《法集經》卷四:「善男子!譬如一切草木叢林,依地為根本;如是一切世間、出世間妙果,依為根本。」
持人長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抓住他人的過錯缺點加以攻訐。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三九.老君說一百八十》:「第二十九,不得持人長短,更相嫌恨。」
顛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神錯亂。《西遊記》第二七回:「八聞言,滿心歡喜,急抽身,就跑了個豬顛風。」
帝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元制,皇帝即位初,按例從梵僧受佛,故歷朝皆尊一僧為帝師。帝師兼領宣政院,管理金國佛教和藏族地區政教事務。《元史.卷四.世祖紀》:「以梵僧八合思八為帝師,授以玉印,統釋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告誡。《說文解字.言部》:「誋,誡也。」《淮南子.繆稱》:「目之精者,可以消澤而不可以昭誋。」漢.高誘.注:「誋,誡也,不可以教導人。」
波羅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修行者所遵守的根本律。為梵語Pārājika的音譯。在大乘菩薩律中,犯者要被逐出僧團,且不能成為菩薩。《四分律》卷一:「云何名波羅夷?譬如斷人頭,不可復起,比丘亦復如是,犯此法者不復成比,故名波羅夷。」《優婆塞五威儀經》:「若菩薩為利養故自讚毀他,是名菩薩波羅夷。」
持齋把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持守律不吃葷食。《孤本元明雜劇.萬國來朝.第一折》:「人人善念看經,個個持齋把素。」《西遊記》第一九回:「我本是觀世音菩薩勸善,受了他的行,這裡持齋把素,教我跟隨那取經人往西天拜佛求經。」也作「把素持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